科学表明 善举 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

科学表明,善举——例如帮助有需要的人,或向捐赠慈善机构——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,帮助建立更好的关系,甚至可以传染。科学家们说,这种行为会促进大脑中产生催产素、血清素和多巴胺等“感觉良好”的化学物质的产生。

这就是为什么慈善机构kindness.org热衷于在学校推广善意以及对其背后科学的理解。他们说,更快乐的学生和更贴心的教室——整个社会都将从中受益。

它的“学习善良”课程着眼于善良的科学,以及自我意识、同理心和情感素养等技能的发展。该试点于2020年开始,包括美国、英国和泰国在内的15个国家/地区进行了教学,覆盖了全球38,500多名学生。现在已被全球260所学校采用。

“善意会影响我们的身体、情绪和心理健康,”慈善机构项目主管丽贝卡·里德(Rebecca Reed)说。“整整一年学生都在体验一种善良的文化,可能会影响社区、城市或国家。”

多雷塔·马泰利在新泽西州休厄尔的邦克山中学教有发育障碍和社交障碍的11-14岁儿童。

善良一直是我的热情所在,”Martelli说。“在我小的时候,我妈妈把它锤进了我的身体。”因此,她抓住机会向她的学生教授Learn Kind课程。

她指出,11至14岁的学生并不总是在家中得到很多培养。

最初,有白眼和犹豫。但是课程的科学重点甚至能够吸引最怀疑的学生。

她特别喜欢以角色扮演为中心的关于同理心的课程。例如,一个孩子被要求扮演一个午餐时没有人坐在一起的人,另一个孩子被要求思考他们可能会对他们说什么。

Martelli承认,最初,他们会翻白眼并犹豫不决。但是课程的科学重点——例如,通过观察善意来激发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——连同活动,甚至能够吸引最怀疑的学生。

为了完成该计划,孩子们进行了他们自己的科学“善意实验”——记录善意行为如何让他们感受到。例如,一位学生选择给他的奶奶打Skype电话。另一个决定和她姐姐一起烤饼干。不出所料,两人都记录了事后感觉良好。

Martelli说,学生们似乎把这些课程牢记在心,并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回顾了这些课程。她认为该计划有潜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。

“在我60多年的时间里,我目睹了世界的巨大变化。我们的社会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,但善良的基本原则似乎已经被推到了货架的后面。我们过分关注学术进步和技术创新。但是善良?这对社会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。”

评论